7月2日,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教學指導委員會2023年年會暨“學思想、悟原理”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大學召開。教育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教指委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專家代表100余人匯聚一堂,共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共研課程教學建設、共議實踐改革創新。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湖北大學主辦、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
會議開幕式由湖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世敏主持。湖北大學黨委書記謝紅星代表學校向大會表示祝賀,向參會的領導及專家學者表示歡迎。謝紅星介紹了湖北大學基本情況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和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著力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此次會議研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理論發展創新、大中小學一體化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意義重大。他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充分交流思想,積累資源,豐富成果,更好地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全面推動思政課教學的改革創新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高質量發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當天會議包括主旨報告、專家發言、分組論壇。多位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專家在現場發言。
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教指委主任委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艾四林教授對湖北大學表示感謝,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快速發展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編好教材、建好隊伍、講好課堂,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軍教授表示,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的發展,并不是從部分到整體的發展,更不是從片面到全面的發展,而是從抽象整體到具體整體的發展。“兩個結合”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寇清杰教授指出,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識上的又一次提升,“第二個結合”是對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中國共產黨人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新高度,具有思想解放的意義。
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熊曉琳教授認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主要包括四類,即政治素養類能力、教學認知類能力、教學實施類能力和教學交往類能力,并結合北京市新入職思政課教師培訓的經驗,闡釋了做好培訓工作是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抓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教指委委員、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熊友華教授主持會議專家發言階段。分教指委委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孫來斌教授,國務院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董慧教授等專家圍繞講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學理哲理、堅持“兩個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等主題作了報告。
閉幕式上,人民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編輯羅旭、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熊友華、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軍作了總結發言。
原文鏈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0704/c40531-40027748.html